最多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后面几名渤海会成员都暗暗叹息,如果和罗艺反目成仇,那么他们在幽州建国的目标就要落空了,可现在,谁又敢劝会主?

.......

渤海军最终没有能追上罗成的军队,罗成在长芦县北渡过永济渠的浮桥后,便放火烧毁了浮桥,宽阔的永济渠阻拦了追兵的去路,,穆隧新只能眼睁睁望着隋军消失在原野上。

第二天中午,罗成军队抵达了平舒县,他们此时已经彻底甩掉了追兵,士兵们就地休息,喝水吃干粮,让疲惫的身体慢慢恢复体力。

这支军队除了罗成的三千士兵外,还有跟随白景逃出的两千军队,由于郭绚阵亡,军队的士气十分低下,悲观情绪在军队蔓延。

罗成独自坐在小河边,默默注视着河水,他已经知道自己所杀的小将竟是高烈的幼子,这让他意识到了父亲的处境,父亲是渤海会之人,现在渤海会主之子被自己所杀,父亲会饶过自己吗?

这时,张公瑾坐在罗成身旁笑道:“杀已经杀了,给你父亲好好解释一下,在那种情况下,他应该不会怪你。”

张公瑾是罗艺的心腹,他也知道罗艺是渤海会之人,不过他并不支持罗艺加入渤海会,他几次劝说罗艺保持自立,不要被渤海会彻底控制。

不过罗成杀了高烈之子,确实是个大麻烦,尤其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处理不好,罗艺很可能因为此事被牵连,如果两边翻脸,高烈有可能会揭发罗艺的身份,相信高烈手中有对罗艺相当不利的证据。

但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张公瑾也只能劝说罗成想开一点。

罗成却冷笑一声道:“渤海会乱贼,人人得而诛之,我有什么可解释?”

“公子也要考虑一下你父亲的难处?”

“他有什么难处?我倒觉得这是他的机会,他可以拿着高元翼的人头向朝廷请功,杀了渤海会乱贼头目之子,从此和渤海会分道扬镳!”

张公瑾苦笑一声,“恐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罗成回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我明白张世叔的意思,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我希望我的父亲能够保持原则,不要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站错队,他若一心投靠渤海会,那就恕我暂时不能跟随他了。”

张公瑾脸色一变,“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

“张世叔多虑了,我没有想和父亲断绝父子关系,只是他走他的路,我走我的路,仅此而已。”

张公瑾沉默片刻道:“不管怎么说,公子还是先回去和父亲好好谈一谈,听一听他的想法。”

罗成默默点头,他也是这么考虑,先回去和父亲好好谈一谈,看看父亲能否就此抛弃渤海会。

这时,张公瑾见白景向这边走来,便笑道:“我去吃点东西,真有点饿坏了。”

喜欢江山战图请大家收藏:(www.zuiduoxiaoshuo.org)江山战图最多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多小说网推荐阅读: 亮剑:我震惊了李云龙大宋海贼红色莫斯科绍宋三国大发明家隋唐君子演义铁血德意志特种兵:从杀了蝎子开始汉乡世子很凶永历大帝碰瓷在大汉帝国盛唐刑官大夏植树人大宋第一废柴神童汉骑将白三国之宅行天下战国王天下亮剑之独立大队我是王富贵都督请留步唐末狐臣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三国之超神作弊器大逆转1906血帅晚唐浮生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回到三国做刘禅东汉最后一个暴君隋唐之铁血风云回到秦朝当扶苏抗日之土匪军人三国之杀伐系统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我来自辽东关宁廷尉他又出洋相了我要抗日演武令穿成武大郎,开局一米九猎日神刀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庶子不才史上第一败家子三国:皇子伴读,皇宫签到三十年大明开局就登基大唐:开局获得霸王之力窃明我外婆是武则天
最多小说网搜藏榜: 抗战:从八佰开始崛起带着仓库到大明世子很凶回到三国做刘禅极限保卫举汉冠冕唐皇鹰扬三国抗战从民兵开始三国之天下争霸帅教官特种兵:从边防军开始!绍宋赘婿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巴比伦帝国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抗战韩疯子红色苏联大宋超级学霸覆汉回到明朝做昏君隋唐君子演义三国之蜀汉我做主回到初唐当神仙娱乐春秋轮回乐园梦回大明春官居一品奋斗在红楼三国之超神作弊器抗战之最强杀手我有最强抗战系统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大国重坦晚唐浮生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穿越1859之铁血兵王抗战之铁血佣兵回到明朝当王爷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唐皇太子开元情诗与剑榜倒霉鬼穿越记回到英国当大亨大汉:我的外甥是千古一帝亮剑:从代管新一团开始南明十六年红楼惊梦之黛灵武夫当国
最多小说网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我就是要做皇帝曹魏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抗日之横扫天下猎日神刀铁血骠骑奉天承运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宋起波斯湾江山如此多骄大唐全才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极品皇帝吕氏皇朝开国功贼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血帅大周权相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超级大独裁者大宋极品国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边戎杀手特种兵抗日之精英特战队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武夫当国裂明晚清崛起苍老师的职业生涯最强战兵阳光大宋抗日之血色山河三国之帝国崛起大唐魔法师妻乃大元帅大唐天下乱世小民明贼本草王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天烽大宋八百年